因为无论是前期的201、301调查还是双反等,中国企业(或在中国有投资的海外光伏公司)都已身经百战。

2021年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既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光伏平价上网的启航年。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时璟丽强调,宏观战略将给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逻辑、路径、方式、政策等带来重大影响。

春运多名女子为哺乳妈妈围“人墙” 这一幕真是太...

国网能源研究院新能源与统计研究所主任工程师王彩霞表示,双碳目标下新能源发展的政策环境出现了六方面的新变化,一是新能源发展的重心由促消纳向促发展转变;二是各省非水电消纳责任权重增长由差异化增幅向统一增幅转变;三是由基于消纳条件的保障性并网向基于消纳责任权重目标的保障性并网+市场化并网多元机制转变;四是光伏发电、风电项目补贴退出,新能源全面进入无补贴平价上网时代;五是随着电力市场建设推进及用户绿色消费意识增强,新能源市场化交易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六是国家对整县开展分布式光伏建设提出要求,分布式光伏发展提速。十四五光伏行业要利用好有利的发展机遇,充分发挥产业优势,扩大市场规模,降低发电成本,在能源结构转型、实现双碳目标上持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时璟丽强调,宏观战略将给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逻辑、路径、方式、政策等带来重大影响。国网能源研究院新能源与统计研究所主任工程师王彩霞表示,双碳目标下新能源发展的政策环境出现了六方面的新变化,一是新能源发展的重心由促消纳向促发展转变;二是各省非水电消纳责任权重增长由差异化增幅向统一增幅转变;三是由基于消纳条件的保障性并网向基于消纳责任权重目标的保障性并网+市场化并网多元机制转变;四是光伏发电、风电项目补贴退出,新能源全面进入无补贴平价上网时代;五是随着电力市场建设推进及用户绿色消费意识增强,新能源市场化交易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六是国家对整县开展分布式光伏建设提出要求,分布式光伏发展提速。国家电投集团战略规划部战略管理处处长李鹏说,要发挥光伏发电主力能源作用,关键在于打通光伏与用户侧之间的链条,发电侧构建风、光、水、储多能互补系统,用户侧构建以分布式光伏为主的源网荷储一体化,着力构建光伏+生态能源体系,高度重视光伏建筑一体化。

由中国光伏行业协会22日举办的光伏行业2021年上半年发展回顾与下半年形势展望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专家表示,在能源加速转型的大趋势下,我国光伏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2021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量预计达55吉瓦-65吉瓦。上半年,我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14.1吉瓦,同比增长22.6%,分布式新增装机同比增长97.5%,集中式新增装机同比下降24.2%;户用新增装机首超集中式,占比最高42%,成为新增装机主要来源。一直以来,庞大的产能规模、先进技术及成本优势为民营企业筑起了护城河。

此外,国家电投、水发集团、浙能电力、国投电力等早已先行布局,总规模超20GW。投身光伏制造,或可一定程度缓解产能供应问题,保证项目建设有序进行。此前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曾在《投资5亿元得1分,被产业配套绑架的光伏电站开发!》一文中提到,部分省市将产业配套作为获取光伏项目开发指标的大前提,产业投资金额动辄上亿元。而促使央国企跨界的原因之一,在于谋求弯道超车、实现产业链协同的主动出击。

产业配套催化除央国企业自主选择外,近两年部分地区在新能源项目开发建设政策中将产业配套纳入管理细则。从公开报道的央国企与地方政府签约合作中也可以看到,布局完善上下游产业链、助力产业配套落地等体现在协议当中。

春运多名女子为哺乳妈妈围“人墙” 这一幕真是太...

据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统计,近两年进军光伏制造业的央国企已有十余家,投资金额突破上百亿元。从光伏组件发展现状考虑,晶硅组件效率已经接近天花板,且民营企业产能庞大,后来者选择异质结技术无疑更有希望实现弯道超车。(硅谷智能系亚玛顿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在电池组件主产业链中,央国企们不约而同选择了异质结技术路线。央国企跨界光伏制造业自央国企成为光伏项目开发主力军以来,央国企提供资金,民营企业提供产品、设备及服务成为光伏行业新格局,而近两年央国企的动作透露着在光伏领域图谋更远。

另有地区将产业配套列为加分项,如某地明确指出要求在该地区落户光伏硅料、硅片、组件、逆变器、储能产业,年产量不低于300MW,每落户一项可拿4分。华润电力高调进场,8月13日其位于舟山12GW异质结电池组件项目开工,据悉该项目包括24条500MW二代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生产装备线及24条500MW电池组件封装生产线,总投资高达110亿元。2020年以来光伏产业链价格波动频繁,光伏电站投资者不是被玻璃划伤,就是被硅料烫伤,终端环节的光伏组件价格更是水涨船高。截至目前,有多地陆续效仿出台产业配套政策,在县域以及分布式光伏项目中也有苗头显现。

2020年8月份,平煤神马集团和河南投资集团在许昌市投资5GW光伏组件及光伏玻璃项目,打通光伏玻璃、光伏组件、光伏电站的上中下游全产业链。同一时期中国石化资本宣布投资入股凤阳硅谷智能有限公司,布局超薄光伏及光电显示特种玻璃产业链。

春运多名女子为哺乳妈妈围“人墙” 这一幕真是太...

相对而言,央国企阵营中大部分企业都是光伏制造的门外汉,然而近两年这些门外汉正大踏步迈入光伏制造环节。据了解,异质结电池具有转换效率高、制造工艺简单、薄硅片应用、温度系数低、无光致衰减和电位衰减、可双面发电等一系列优势。

可以预见,在产业配套政策的驱动下,央国企在光伏制造板块的布局将逐渐增多。值得深思的是,从我国光伏产业布局来看,并不是所有地区都适合落地光伏产业,如在资源匮乏、电价较高的地区无法开展多晶硅等高耗能项目,而光伏电池组件则集中分布式在江苏、浙江等地,盲目的光伏产业配套政策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尚未可知。以组件环节为例,在全球光伏组件出货前十排行榜单中,我国光伏企业占据八席,并且连续多年包揽前五。为实现电站开发,参与其中的央国企则需要布局光伏制造产业。有央企相关代表曾在公开场合表示,光伏组件价格一再挑战投资企业的承受能力,而比涨价更无奈的是保障供货更难。从昨日之星光伏玻璃到今日之星多晶硅,再到明日之星异质结,央国企的光伏制造版图正在徐徐拉开。

央国企正在持续渗透光伏领域!除投资、收购光伏电站、入主民营企业之外,光伏制造产业成为央国企进攻的又一阵地。近两年,民营企业扩产不停歇,据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统计,2020年以来光伏企业电池、组件扩产规模分别为441.72GW和317.82GW

但是,美国商务部之前也曾解释过,在原产地问题上对实质性转变的认定,不同于根据《1930年关税法》第781节对那些在第三国组装的产品是否正在规避反倾销/反补贴税令的认定。同样地,将光伏电池转化为模块过程中使用的绝大多数材料和设备也来自中国,包括但不限于太阳能玻璃、EVA、背板、 铝框架和接线盒。

2012年10月10日,美国商务部发布终裁,对涉案中国企业征收18.32%-249.96%的反倾销税,及14.78%-15.97%的反补贴税。2011年11月8日,美对中国企业的特定光伏产品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

而据了解,申请人及主张本案的申请人为American Solar Manufacturers Against Chinese Circumvention,为美国国内产业联盟。美国企业向有关公司发难,在今年也不是第一次。机电商会太阳能光伏产品分会秘书长张森对能源一号表示,中国有大量的公司在东南亚地区投入巨资建厂,从硅片到电池再到组件厂,这些公司实则是确实在海外有项目投资和产出的,这应该是不属于美国企业所谓的规避(关税)范畴内。中国生产商制定了一个规避计划,即把只需要少量加工的光伏电池产品的生产过程转移到第三国,同时尽可能多地将受补贴的供应链和劳动力保留在中国,以达到规避反倾销/反补贴关税的明确目的。

据海关统计,2020年我方对美出口光伏产品约4.5亿美元,同比增长125%。而那些在海外仅有一个组件厂的公司,可能会受到怀疑。

2017年5月17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正式对进口光伏电池和组件产品启动保障措施调查(201调查)。其余也涉及中资在越南收购的个别电池或组件类厂家,如越南光伏等。

机电商会太阳能光伏产品分会表示,将负责组织协调本行业的反规避调查应诉工作。机电商会正在联系企业积极应对,并将根据企业需求提供帮助。

美国之前是对来自中国的组件等产品进行关税征收。预计ITC将很快发起调查,以确定是否对该保障措施加以延长。申请人强调,尽管美国商务部曾经认定,在第三国(如越南)使用来自中国的、不带 P/N节的硅片生产的光伏电池片/光伏组件不在税令范围内。机电商会给出的美方申请调查的名单里,还提及了中电电气、博威尔特等。

张森也表示,行业在近期会组织对该事件进行预警和分析,目前美方有关部门也没有正式立案,不过美方的举动不会让人大惊小怪。申请人认为,将中国硅片转化为光伏电池过程中使用的绝大多数材料和设备都来自中国,包括但不限于硅烷、氧化氯磷(POCI3)、铝和/或银浆。

2018年2月7日,美时任总统特朗普宣布对进口光伏电池片和组件采取为期4年的保障措施,对组件及超过配额的光伏电池第一年征收30%关税,此后三年递减为25%、20%、15%,原定2022年2月6日保障措施终止。以上种种证据合理表明,被指控企业在规避反倾销/反补贴税。

那么,个别厂家可能就会拿到半成品的电池产品,在海外做组件的简单加工,这种方式会被美国企业认为是在逃避美方关税。来自机电商会的消息显示,此次反规避调查申请所列名的越南、泰国及马来西亚企业,包括了阿特斯阳光电力(越南)有限公司、阿特斯阳光电力(泰国)有限公司等全球光伏出口商。